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日前,第六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苏州举行。论坛主题为“以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由上海市社联、江苏省社科联、浙江省社科联、安徽省社科联共同主办,苏州市社科联承办。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表示,江苏将聚焦江南文化品牌建设,以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为依托,进一步深化研究阐释,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学术厚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建设,推进江南文化内涵场景化表达、感官化体验、个性化定制;进一步融入人文经济视角,开发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明世以“灵动的水乡文化”“精致的艺术文化”“时代的创新文化”总结概括江南文化。他表示,安徽将在“把握本来”的同时“加强往来”“面向未来”,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深入系统梳理安徽文化基因与江南文化基因的汇合融通之处,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作更多体现安徽文化特色、富有时代气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
围绕江南文化传承创新主题,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郭华巍建议,一要深耕历史沃土,挖掘文化底蕴,增加江南文化“动力”。二要聚合多方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形成江南文化“引力”。三要创新文化标识,打造标志名片,展现江南文化“魅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上海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荟萃地,近年来,上海围绕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持续推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发展、发扬光大。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表示,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长三角一体化务实合作的生动案例,逐步形成了包括论坛、基地、学术委员会、年度研究成果推介发布、社科期刊合作联动等在内的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合作框架。把推动江南文化研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这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写下去,上海将以深化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为依托,为长三角江南文化的合作互动提供资源、搭建平台,携手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交相辉映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
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介绍了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不断激发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会上,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沈松勤教授、浙江大学杜正贤教授、安徽大学沈昕教授、安徽大学江小角教授8位专家受聘成为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新增委员。戴鞍钢、樊和平、沈松勤、沈昕、王卫平分别作主旨演讲。论坛还分设了“江南文化传承与人文经济发展”“江南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江南文化视野下的苏州”三场专题研讨会。
会议发布《长三角学术期刊合作联动倡议》、江南文化研究的优秀论文和著作成果。相关推介成果将在上海社科馆“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成果展”上展示。
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是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宣传部的统一领导和直接指导下,由三省一市社科联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的学术平台,一直致力于整合江南文化学术资源,聚合江南文化研究力量,持续加强江南文化的研究传播,推动江南文化的创新发展,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论坛每年举办一次,由三省一市社科联轮流承办,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至第六届。第七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将由浙江省社科联承办。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