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边畈遗址年度新发现,丰富遗存为边畈文化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发布日期:2025-01-14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通讯员 陈丽新 许静思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2024年,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荆门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组建的联合考古队,对钟祥边畈遗址进行了年度考古发掘,明确了遗址的文化堆积状况,发现大量的遗迹遗物。目前,该考古项目已进入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初评名单。
边畈遗址实际发掘探方分布正射影像
边畈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城南九里回族乡边畈村余家山头。据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孟华平介绍,该遗址于1983年3月调查发现,1984年至1986年历经两次发掘,发现一批以鼎为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为进一步明确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特征、文化性质,探索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大学与钟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湖北大学钟祥边畈考古教学实习基地于2024年8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同年10月至12月,湖北大学2022级文博专业考古方向的15名本科生进入田野,对边畈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边畈遗址出土孔雀石
据介绍,本次发掘集中在边畈遗址中南部,发现遗迹较为丰富,包括有房基、烧土堆积、灰烬层堆积、灰坑、灰沟、瓮棺、墓葬、灶、陶片堆积、柱洞等。遗址出土器物较多,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孔雀石、动物骨骼等。
遗址主要存在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即新石器时代和东周,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边畈文化和油子岭文化两个文化类型,以边畈文化的遗存最为丰富。
边畈遗址出土陶器
孟华平表示,长期以来,考古界对江汉平原东部地区早于油子岭文化、绝对年代早于6000年的遗存知之甚少。尽管边畈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做过发掘,并命名为边畈文化,但由于发掘材料始终未发表,学术界对边畈文化遗存的认识和研究始终语焉不详,“本次发掘揭露的边畈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提供了研究该文化特征、谱系及文明探源的关键资料。”
从文化地层上分析,边畈文化到油子岭文化是一个连续堆积的过程,地层叠压清晰、文化的演变几无缺环,证明边畈文化早于油子岭文化,且是油子岭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出土陶器特征看,陶器的陶质、陶色、器形等都与河南淅川下王岗新石器时代一期遗存比较接近,尤其是陶鼎,是边畈遗址数量最多、最典型、最具特色的陶器,其敞口折沿鼓腹、圆锥形鼎足的特征,均表明其与下王岗第一期遗存存在密切联系,年代可能为距今6500年至6900年左右。
同时,出土的部分大溪文化、汤家岗文化因素反映出长江中游地区区域内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
向世界说河北: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
为助力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升国际关注度,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声音更广泛地传播到海外,中国文化报社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策划推出了“文
发布日期:2025-09-26 -
悠久的历史文化:湖湘文化的千年文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走过了从满天星斗到皓月当空、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历经万年孕育、千年积淀、百年淬炼、时代焕
发布日期:2025-09-26 -
文化润疆“跨粤山海”架起连心桥
金秋9月,是阿勒泰最美的季节。从岭南到天山,横跨数千公里,文学让“花城”广州与“雪都”阿勒泰连接在一起。在9月中旬结束不久的“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
发布日期: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