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创新多元共建模式 激活基层文化书院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3-17今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抓手,通过文化名人、社会组织、机关单位、商业运作“四维联动”结对共建机制,为全区首批27个村居文化书院注入发展活力,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3万人次,走出了一条“资源下沉、多方共赢”的文化惠民新路径。
该区创新“文化名人工作室”机制,采取“部门推荐+社区点单”双向匹配模式,在10个试点社区设立特色工作室。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秀兰每周驻点金远社区“缝绣技艺工作室”,教授喜香鱼、布老虎等传统布艺制作,累计培养手工艺人百余名;瑜伽教练宋莉常驻常兴社区开展夜间公益课,带动200余位居民参与健康运动。目前非遗传承、心理辅导、书画创作等10类特色课程已形成常态化教学体系。
通过搭建社会组织共建平台,区书法家协会、围棋协会等30余家专业机构与社区结对,打造“艺润社区”品牌项目。已举办书法摄影培训20余场,开展社区音乐会、书画联展等文化活动50余场次,培育出“书香雅集”“樱花文艺节”等特色文化IP,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文化供给格局。
整合科协、团委、妇联等全区各部门资源,推出“1+N”惠民服务矩阵。联合妇联实施“爱心妈妈”帮扶计划,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活动32场;与团区委共建青年夜校,开设新媒体运营等实用课程;协同新华书店打造“亲子阅读空间”,举办读书会、手工课50余场。通过部门联动累计开展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科普教育等特色活动百余场。
在公园里、东兴等试点社区探索“公益+低偿”运营模式,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公益课程,同步开放场地进行惠民收费培训。目前8家机构入驻,既保障每月8—10场免费课程,又通过夜间周末低偿服务反哺社区基金,形成文化服务“自我造血”机制。这种创新模式既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又实现社区、机构、居民三方共赢。
通过构建多元共建生态圈,薛城区文化书院阵地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下一步,该区计划将试点经验推广至50个村居,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
为豫港文化交流架起新桥梁——访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主席伍德基
“‘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以创新形式展现了古老文字的魅力,为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生动教材。”7月11日下午,“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开幕式间隙,香港中华文化
发布日期:2025-07-14 -
以文化“软实力”激活治理“新动能”
丰水宝邸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墨香氤氲,“翰墨传情、国韵生香”国画班正热烈开展。党总支深入开展“四百”大走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老年居民普遍反映的“退
发布日期:2025-07-14 -
浙江文化特派员制度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阵地活起来 精神富起来
“咚哒,咚哒,咚咚哒……”海宁市许村镇永福村文化礼堂内,跟着非洲鼓的节奏,孩子们拍手跺脚,笑声不断。这是日前嘉兴市文化特派员金凯文带来的音乐互动课堂现场。从7月2
发布日期:2025-07-14